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由于全球主要大米生产国中国面临暴雨和洪水风险,全球大米市场可能面临进一步压力。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国东北地区的暴雨将导致粮食减产,这可能会给已经高企的全球大米价格带来上行压力。”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而占全国水稻产量23%的三个省份: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提高了洪水警戒级别。最近几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毁灭性的洪水困扰。台风“杜苏芮”是近年来袭击中国北方地区最严重的风暴之一,首都北京遭遇了140年来最严重的降雨。惠誉指出,这三个省的许多主要粮食产区都受到了暴雨和台风“杜苏芮”残余的影响,随着台风“卡努”向北移动,它们将面临“另一场洪水”。惠誉的报告称,由此导致的谷物田被淹将降低今年的作物产量,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损失的全部程度。“这将推高中国国内粮食价格,并可能在下半年推动进口增加,以部分抵消潜在的产量损失,”这家信用评级公司表示,并补充称,如果中国自己的收成不足,该国可能需要进口更多大米,这可能会推高全球大米价格。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有大米价格指数,全球大米价格已飙升至近12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他市场观察人士预计,在印度上个月禁止非香米出口以及泰国因降雨量少而敦促农民减少种植大米以节约用水之后,大米价格将会上涨。占全球大米贸易40%以上的印度于7月20日禁止出口非香米,因为政府希望解决国内食品价格飙升的问题。大米价格徘徊在10年来的高点,糙米期货最近的交易价格为每英担15.98美元。除了大米,惠誉的报告还指出,在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种植的主要作物中,玉米和大豆也将受到洪水风险的影响。与去年相比,中国今年预计将进口更多的这两种谷物。.....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中国7月份进出口下降速度远快于预期,因需求疲软威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前景,加大了当局释放新刺激措施以稳定增长的压力。严峻的贸易数据强化了人们对第三季度经济活动可能进一步放缓的预期,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利润均减弱。周二(8月8日),海关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同比下降12.4%,低于路透调查预测的5%降幅,6 月份下降6.8%。与此同时,出口萎缩14.5%,降幅大于预期的12.5%和上个月的12.4%。出口下降速度是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最快,进口降幅也是今年1月以来最大,当时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商店和工厂关闭。分析师表示,虽然进口价值疲软反映了需求疲软,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加剧了整体跌幅。凯投宏观中国经济主管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大多数出口订单指标都表明,外国需求的下降幅度比迄今为止海关数据所反映的要大得多。”“发达经济体消费者支出的近期前景仍然充满挑战,许多经济体今年晚些时候仍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尽管是温和的衰退。”数据公布后,人民币触及三周低点,亚洲股市以及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代表的澳元和新西兰元均走软。额外的痛苦由于国内外需求减弱,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长乏力,促使政府承诺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分析师也下调了今年的增长预期。惠誉表示,尽管第二季度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第一季度增长8%,但中国上半年出口额同比下降5%。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解释说,总体进口数据低于预期,因为“经济学家可能误解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因素,而大宗商品在中国进口中占主导地位”。他说:“例如,中国正在以较低的价格进口更多的石油,导致7月份原油数量加速,但进口额放缓。谷物和大豆也有类似的逻辑。”7月份运往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原油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但环比下降18.8%,创1月份以来日最低水平,而7月份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猛增23.5 %。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同比下降了23.1%,对欧盟的出口下降了20.6%。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对全球商品需求的领先指标)7月份同比下降25.1%,为三个月来的最大降幅。中国正在寻找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法,同时又不过度放松货币政策,以免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国家规划者上周表示,刺激措施即将出台,但迄今为止,投资者对扩大汽车、房地产和服务业消费的提议并不感兴趣。.....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连日来的暴雨导致中国东北主要产粮区发生严重洪灾,造成14人死亡,洪水淹没农田,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自7月下旬以来,台风“杜苏芮”带来的暴雨袭击了中国北部地区,在北京郊区和河北省造成100多万人流离失所,至少30人死亡。随着风暴继续向北移动,据报道,吉林省舒兰市周日(8月6日)报告称,强降雨引发的洪灾至少导致14人遇难,一人失联。舒兰市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死者中有3名当地官员,包括在第一线参加抗洪救灾的副市长骆旭东,他们在上周的救援行动中被洪水冲走。报导还说,还有一名官员下落不明。据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报道,超过1.8万人已经从舒兰撤离。据官方媒体报道,在吉林省的邻省黑龙江,用于灌溉农田的河流漫过堤坝,淹没了稻田,摧毁了蔬菜大棚,破坏了工厂。据黑龙江当局称,全省有25条河流超过警戒线,有决堤的危险。周日,中国水利部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洪水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这是四级应急响应系统中的第三级。据《人民日报》报道,在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超过16.2万人被疏散,超过9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洪水破坏。据新华社报道,在尚志市,超过42575公顷的农作物被60多年来遭遇的最严重的暴雨摧毁。在黑龙江另一个主要的水稻生产城市五常市,许多村庄和大片农田也被洪水淹没,当地政府仍在统计损失。由于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对中国的农业和粮食供应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农田洪水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潜在影响的担忧。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被视为中国非常重要的粮仓。这里生产的粮食超过中国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著名的粮食作物包括大豆、玉米和大米。上周,农业农村部警告称,台风“卡努”和“杜苏芮”带来的强降雨预计将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中国东北因“杜苏芮”台风而遭受严重水灾之前,河南省今年5月下旬也曾发生强降雨天气,导致当地大面积种植的麦子严重受损。河南省是另一个主要的粮食产区,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据官方媒体报道,河南省有关部门表示,此次洪水是过去10年来对小麦生产最具破坏性的降雨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暴雨正好在收获季节到来之前,导致今年中国夏小麦产量下降0.9%,这是七年来的首次下降。中国气象局官员上个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后热浪席卷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6月份的气温打破记录,由此导致的干旱阻碍了玉米和大豆等年轻作物的生长。短期来看,这些对中国农业部门的打击预计将影响食品价格,食品价格在最近几个月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通缩风险一直在上升,这与世界许多地区正在与通胀作斗争形成鲜明对比。上周,中国取消了对澳大利亚大麦进口的反倾销关税,这些关税是在2020年两国外交紧张局势达到顶峰时征收的。2022年夏天,中国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热浪和干旱,造成了大范围的电力短缺,食品和工业供应链中断。从那以后,中国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农业一出问题,我们的饭碗就端在别人手中,我们将依靠别人吃饭。这样我们怎么实现现代化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在《求是》杂志社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由于印度等国的出口禁令推高全球价格,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面临压力,而连续两次台风带来的暴雨加剧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这促使官员和研究人员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发出警告。超强台风“杜苏芮”于上周五登陆中国,其残余与本周抵达的超强台风“卡努”一起,导致中国北方的农田被淹,农作物受损,农业部门担心这可能对东北粮食生产基地造成影响。尽管中国国内供应充足,但包括主要大米供应国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最近宣布大米出口禁令,这引发人们对价格飙升和恐慌性购买的担忧。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表示:“降雨导致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灾,但对整体产量的影响有限。然而,这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的另一个异常天气警报,这肯定会给作物产量带来越来越大的不利影响。”北京市和河北省至少有20人在暴雨中遇难,中国农业农村部周三称,北京已拨出4.32亿元人民币(约合6010万美元)用于农业生产者的财政援助。但该部补充说,短期影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减灾将“极其困难和具有挑战性”。气象部门称,台风“卡努”和“杜苏芮”带来的暴雨预计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因为它们将继续袭击东北产水稻地区。中国还面临着动荡的全球市场,因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冲击,以及最近印度、俄罗斯和阿联酋对大米出口的禁令,在过去几周推高主食价格。农业信息提供商cngrain.com高级分析师Liu Yan指出,中国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稳定的国内产量,但北美的恐慌性购买可能会蔓延到中国。Liu Yan表示:“由于多个国家禁止大米出口,全球大米价格可能会进一步攀升。通常,影响市场的不仅仅是供求关系,还有市场参与者的情绪。”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上月宣布禁止出口除巴斯马蒂香米以外的白米,以抑制国内价格上升,随后俄罗斯和阿联酋也宣布了自己的限制措施。上个月,俄罗斯还拒绝续签“黑海粮食倡议”(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该倡议此前曾保障饱受战争蹂躏的乌克兰的粮食出口。Liu Yan说,在中国,由于台风和与厄尔尼诺气候模式相关的事件,水稻产量也可能减少,“此外,由于结构调整,水稻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因此今年的水稻产量可能会比去年略有下降”。近年来,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俄乌战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试图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中国各地的农业部门已下令农民种植更多大豆。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80%以上的大豆依赖进口。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出台严格的措施,以确保粮食自给自足,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耕地开垦运动,并投入巨资支持国内育种机构生产性能更好的作物品种。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上个月表示,由于预计今年夏天将出现更严重的热浪、干旱和洪水,同时还有昆虫和疾病的问题,抗击灾害已成为农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他补充说,超过1000万英亩(400万公顷)的农田已经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去年同期增加130万英亩。中国已经遭遇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夏季收成下滑,主要是由于5月下旬破坏性降雨袭击了最大的小麦种植省份河南。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霍学喜说:“如果不是收获季节,大多数来自中国农村的年轻有经验的劳动力就会在城市打工。对他们来说,返回家乡救灾的成本很高。因此,面对灾难,政府在动员公众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和困难。”.....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经济学人》撰文称,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冷战的紧张时期,苏联担心美国及其盟友正在考虑发动核打击,于是开始寻找预警信号。克格勃列出的指标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献血、屠宰牲畜和艺术运动的大规模活动可能预示着一场攻击即将到来。(截图自经济学人)今天,一种新的冷战使美国和中国对立起来。分析人士再次寻找潜在冲突的迹象。最可能的爆发点是台湾,如果中国计划入侵台湾,其军事准备将难以隐藏。但在军队开始集结之前,其他经济和金融性质的行动可能会表明中国的意图。文章称,苏联把献血等普通活动误认为是战争的可能信号。在中国,要从噪音中找到信号就更难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来改善其武装力量。它定期储存食物。此外,它还加强了经济实力,以应对潜在的制裁。所有这些行动都加剧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战争迫在眉睫。因此,西方情报机构面临的挑战是,想象中国在准备发动实际攻击时,可能会偏离这一谨慎的底线。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是大宗商品,即能源、食品和金属。在发动入侵之前,中国希望确保这两种武器的充足供应。其中许多商品来自国外,由国家购买,因此贸易数据是衡量政府意图的有用指标。值得关注的模式包括供应的大幅持续增长、进出口的突然变化、违背市场的购买以及与历史趋势不符的举动。没有任何一个数据点能表明战争即将来临。但是一个合理的早期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汇集观察结果而形成。能源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中国使用的石油有近四分之三是进口的。这种物质仅占中国能源使用量的20%,但它对任何战争努力都至关重要。军用车辆和运输物资的卡车都需要石油才能行驶。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的Gabriel Collins说,如果中国开始增加其储备(按照今天的消费率,中国目前的储备足以维持三个月),这将是中国准备开战的最好迹象之一。检测与近期趋势偏离的增长将是棘手的。10年来,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一直在上升。中国正在扩大其储存能力,建造地下储罐,这些储罐比露天储罐更安全,也更难被监视。但在战时,中国可能会限制其主要用于武装部队。这种定量配给的迹象将是一个更明显的指标,如果晚的话。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份额要小得多,但它仍可能为即将到来的冲突提供线索。如果中国担心被切断国外供应,它可能会燃烧更多的煤炭,而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它可能还会掀起一股收购狂潮。去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俄罗斯主要的天然气公司限制了供应。据Collins和他的同事Steven Miles称,在攻击发生前的六个月,中国实体购买了全球91%以上的定期交易(通常为四年或更长时间)液化天然气。企业签署的合同锁定了近期供应,打破了中国过去关注未来交付的做法。参与采购的20家国有企业中,有9家以前从未购买过天然气。中国可能只是决定在价格涨得更高之前囤货(就像他们做的那样)。但Collins和Miles表示,这些交易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与俄罗斯串通一气的质疑。中国的战争机器需要燃料,而必须采购粮食来维持其人民的生活。中国是世界上进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由于对食品安全的痴迷,中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库存。2021年,一位官员表示,中国的小麦储备可以满足18个月的需求。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大大增加了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的购买量(见下图)。(图源:美国农业部、经济学人)如果战争一触即发,中国会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答案是,它可能会购买更多的食物。一种值得关注的产品是大豆。中国84%的库存来自进口。其中大部分被用来喂猪。(猪肉占中国所有肉类消费的60%。)中国目前有足够的豆子供猪吃不到两个月。美国陆军农业官员Gustavo Ferreira表示,购买量的迅速增加可能表明,中国正在为冲突做准备,尤其是如果这些购买量没有与牲畜产量的增加相匹配,或者与市场趋势背道而驰的话。其中一些活动可能很难看到。例如,中国粮食储备的规模就备受争议。当涉及到金属时,挑战可能更大。铍和铌等元素被用来制造军用装备。铂和钯用于发动机。由于中国的消费模式尚不清楚,因此很难说中国拥有多少这些金属(其中大部分是进口的)。与燃料和食品一样,不寻常的金属购买模式可能是一个信号。中国出口的变化将是一个更明显的指标。中国可能会更加不愿意放弃对许多技术至关重要的稀土金属。中国几乎垄断了其中的许多产品。7月,中国宣布对镓和锗这两种用于芯片的金属实行出口管制。不过,这是中国与美国科技战的一部分,并不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热战的迹象。中国从一些国家购买许多商品,这些国家可能不会介意中国入侵台湾,也不会遵守西方主导的禁运。他们可能想让中国在战争中尽可能地自给自足。类似的想法也渗透到了中国对待金融体系的方式中。它引入了一种跨境支付机制,如果有必要,可以绕过西方金融机构——尽管目前大多数交易仍通过外国平台进行。中国及其国有企业越来越多地推动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签订合同,以减少中国对美元的依赖。如果中国在为战争做准备,它可能还会把外汇储备从美元和欧元转移到黄金等更难隔离的资产上。金融市场对地缘政治危险的反应往往较晚。但如果投资者听到中国计划的风声,就会出现资本外逃。政府可能会收紧资本管制。政府实体还将把海外托管人持有的资产变现,并将收益汇回国内。他们可能会违背一些海外投资或延迟付款。在攻击发生前的几天,政府可能会冻结在中国的所有外国资金。《经济学人》称,其中一些行动可能来得太晚,无法成为有用的战争信号。其他指标可能被证明是虚幻的。政府为封闭舱门所做的努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更糟糕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问题所在。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是让世界相信,中国即使不打算入侵台湾,也已经准备好并且愿意入侵台湾。但它的行为有可能证实西方分析人士最悲观的假设。其最后总结道,上次冷战期间就是这样。1983年,北约举行了一次军事演习,最终以模拟核攻击告终。根据克格勃已经确定的那种指标,一些苏联官员担心那次演习可能是为了掩盖真正的行动。今天,随着中国大陆入侵台湾,西方分析人士必须小心,不要受到自己的确认偏见的影响。但是,如果经济和金融指标,连同卫星图像、信号情报和人力资源,能够帮助美国及其盟友预见战争的到来,或许他们就能阻止战争的发生。.....
美国 上周API原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906)
预测值:76.4英国 7月工业产出(年率)
预测值:-0.2%英国 7月商品贸易帐(百万英镑)
预测值:-18100美国 8月未季调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预测值:3.2%美国 8月未季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预测值:2.6%美国 上周EIA原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906)
预测值:76.4